物理基础
一、牛顿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
定律 | 内容 |
---|---|
牛顿第一定律(惯性定律) |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,直到受到外力作用才会改变这种状态。 |
牛顿第二定律 |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,与质量成反比,方向相同。公式:F = ma。 |
牛顿第三定律 |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、作用在不同物体上。 |
万有引力定律 | 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,大小与质量乘积成正比,与距离平方成反比。 |
提示
- 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"力"与"运动"的核心计算公式。
- 月球上的重力约为地球的 1/6。
二、热力学三大定律
定律 | 内容 |
---|---|
热力学第一定律 | 能量守恒定律。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,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。 |
热力学第二定律 |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。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%。 |
热力学第三定律 | 当温度趋近绝对零度(-273℃)时,分子热运动将趋于停止。绝对零度无法达到,只能无限接近。 |
注意
- 永动机违反热力学定律,不可能实现。
- 热机效率一定 小于100%。
三、电磁理论
- 1831年: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。
- 1864年:麦克斯韦预言 电磁波存在,并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。
- 1888年:赫兹通过实验发现 电磁波。
提示
电磁波的发现为无线电通讯和现代电磁理论奠定基础,是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。
四、相对论
-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物理学经历新旧交替,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。
- 1905年:提出==狭义相对论==(研究匀速直线运动体系)。
- 1915年:提出==广义相对论==(研究加速运动体系,引力即时空弯曲)。
- 1921年: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- 他被认为是继牛顿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。
提示
相对论揭示了时间、空间、质量、能量之间的关系,著名公式为:
👉 E = mc²
注意
- 狭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系(惯性系);
- 广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加速运动参考系(非惯性系);
- 两者共同揭示了宇宙“时空相对性”“四维时空”的概念。
五、量子力学
-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微观粒子运动。
- 1900年: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,标志量子论诞生。
- 1905年: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。
- 波尔提出原子模型,解释原子内部结构。
-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(原子、电子、分子等)运动规律,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。
提示
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并称为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,奠定了原子物理学、核物理学、量子化学的基础。
六、光学
(一)光的现象
光学现象 | 原理与应用 |
---|---|
光的反射 | 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而返回原介质的现象(如镜面反射、水中倒影)。 |
光的折射 |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(如水中筷子看似折断、彩虹形成)。 |
光的散射 | 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,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(如天空呈蓝色)。 |
直线传播 |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(如影子、日食、手电光)。 |
提示
- 镜子成像源于光的反射。
- “筷子折断”现象源于光的折射。
- 天空呈蓝色是因为光的散射。
(二)光的三原色
- 光的三原色为:红、绿、蓝。
- 混合规律:
- 红 + 绿 = 黄
- 蓝 + 绿 = 青
- 红 + 蓝 = 品红
- 红 + 绿 + 蓝 = 白
注意
光的三原色 ≠ 颜料三原色(红、黄、蓝)!
光混合越多越亮,颜料混合越多越暗。
(三)透镜与镜面
透镜
类型 | 原理 | 特点与应用 |
---|---|---|
凸透镜 | 光的折射 | 中央厚、边缘薄,使光线会聚。用于放大镜、照相机、老花镜。 |
凹透镜 | 光的折射 | 中央薄、边缘厚,使光线发散。用于近视眼镜。 |
镜面
类型 | 原理 | 特点与应用 |
---|---|---|
凸面镜 | 光的反射 | 向外弯曲,使反射光发散。用于倒车镜、转弯镜。 |
凹面镜 | 光的反射 | 向内弯曲,使反射光会聚。用于探照灯、太阳灶、剃须镜。 |
提示
- 凸透镜会聚光线,凹透镜发散光线;
- 凹面镜会聚反射光,凸面镜发散反射光。
七、声学
-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。振动停止,声音消失。
-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:固体 > 液体 > 气体。
(一)音调
- 由**频率(Hz)**决定。
- 频率高 → 音调高;频率低 → 音调低。
- 人耳可听范围:20Hz ~ 20000Hz
- 超过20000Hz → 超声波
- 低于20Hz → 次声波
(二)响度
- 由振幅大小决定。振幅越大,声音越响。
- 响度单位:分贝(dB)
注意
长期暴露在 >85分贝 的环境中会永久损伤听力。
总结与考点提示
- 定律类考点:牛顿三定律、热力学三定律、万有引力定律。
- 现象类考点:光的反射、折射、散射。
- 人物类考点:牛顿、法拉第、麦克斯韦、爱因斯坦、普朗克、波尔。
- 关键数值:
- 月球重力约为地球的 1/6
- 绝对零度:-273℃
- 听觉范围:20Hz~20000Hz
提示
公考常识判断中,这些内容多以单选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,
常考关键词包括:“惯性”“能量守恒”“电磁波”“光电效应”“三原色”“超声波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