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小库识小库
首页
  • 政治理论
  • 政治制度
  • 政治思想
  • 宏观经济理论
  • 微观经济理论
  • 文学
  • 文化
  • 中国古代史
  • 中国近代史
  • 世界古代史
  • 世界近现代史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宪法
  • 行政法
  • 民法
  • 刑法
  • 公务员法
  • 公务员
  • 事业编
  • 更新日志
首页
  • 政治理论
  • 政治制度
  • 政治思想
  • 宏观经济理论
  • 微观经济理论
  • 文学
  • 文化
  • 中国古代史
  • 中国近代史
  • 世界古代史
  • 世界近现代史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宪法
  • 行政法
  • 民法
  • 刑法
  • 公务员法
  • 公务员
  • 事业编
  • 更新日志
  • 概述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
物理基础

一、牛顿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

定律内容
牛顿第一定律(惯性定律)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,直到受到外力作用才会改变这种状态。
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,与质量成反比,方向相同。公式:F = ma。
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、作用在不同物体上。
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,大小与质量乘积成正比,与距离平方成反比。

提示

  • 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"力"与"运动"的核心计算公式。
  • 月球上的重力约为地球的 1/6。

二、热力学三大定律

定律内容
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。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,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。
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。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%。
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绝对零度(-273℃)时,分子热运动将趋于停止。绝对零度无法达到,只能无限接近。

注意

  • 永动机违反热力学定律,不可能实现。
  • 热机效率一定 小于100%。

三、电磁理论

  • 1831年: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。
  • 1864年:麦克斯韦预言 电磁波存在,并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。
  • 1888年:赫兹通过实验发现 电磁波。

提示

电磁波的发现为无线电通讯和现代电磁理论奠定基础,是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。


四、相对论

  •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物理学经历新旧交替,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。
  • 1905年:提出==狭义相对论==(研究匀速直线运动体系)。
  • 1915年:提出==广义相对论==(研究加速运动体系,引力即时空弯曲)。
  • 1921年: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  • 他被认为是继牛顿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。

提示

相对论揭示了时间、空间、质量、能量之间的关系,著名公式为:
👉 E = mc²

注意

  • 狭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系(惯性系);
  • 广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加速运动参考系(非惯性系);
  • 两者共同揭示了宇宙“时空相对性”“四维时空”的概念。

五、量子力学

  •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微观粒子运动。
  • 1900年: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,标志量子论诞生。
  • 1905年: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。
  • 波尔提出原子模型,解释原子内部结构。
  •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(原子、电子、分子等)运动规律,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。

提示

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并称为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,奠定了原子物理学、核物理学、量子化学的基础。


六、光学

(一)光的现象

光学现象原理与应用
光的反射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而返回原介质的现象(如镜面反射、水中倒影)。
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(如水中筷子看似折断、彩虹形成)。
光的散射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,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(如天空呈蓝色)。
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(如影子、日食、手电光)。

提示

  • 镜子成像源于光的反射。
  • “筷子折断”现象源于光的折射。
  • 天空呈蓝色是因为光的散射。

(二)光的三原色

  • 光的三原色为:红、绿、蓝。
  • 混合规律:
    • 红 + 绿 = 黄
    • 蓝 + 绿 = 青
    • 红 + 蓝 = 品红
    • 红 + 绿 + 蓝 = 白

注意

光的三原色 ≠ 颜料三原色(红、黄、蓝)!
光混合越多越亮,颜料混合越多越暗。


(三)透镜与镜面

透镜

类型原理特点与应用
凸透镜光的折射中央厚、边缘薄,使光线会聚。用于放大镜、照相机、老花镜。
凹透镜光的折射中央薄、边缘厚,使光线发散。用于近视眼镜。

镜面

类型原理特点与应用
凸面镜光的反射向外弯曲,使反射光发散。用于倒车镜、转弯镜。
凹面镜光的反射向内弯曲,使反射光会聚。用于探照灯、太阳灶、剃须镜。

提示

  • 凸透镜会聚光线,凹透镜发散光线;
  • 凹面镜会聚反射光,凸面镜发散反射光。

七、声学

  •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。振动停止,声音消失。
  •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:固体 > 液体 > 气体。

(一)音调

  • 由**频率(Hz)**决定。
  • 频率高 → 音调高;频率低 → 音调低。
  • 人耳可听范围:20Hz ~ 20000Hz
    • 超过20000Hz → 超声波
    • 低于20Hz → 次声波

(二)响度

  • 由振幅大小决定。振幅越大,声音越响。
  • 响度单位:分贝(dB)

注意

长期暴露在 >85分贝 的环境中会永久损伤听力。


总结与考点提示

  • 定律类考点:牛顿三定律、热力学三定律、万有引力定律。
  • 现象类考点:光的反射、折射、散射。
  • 人物类考点:牛顿、法拉第、麦克斯韦、爱因斯坦、普朗克、波尔。
  • 关键数值:
    • 月球重力约为地球的 1/6
    • 绝对零度:-273℃
    • 听觉范围:20Hz~20000Hz

提示

公考常识判断中,这些内容多以单选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,
常考关键词包括:“惯性”“能量守恒”“电磁波”“光电效应”“三原色”“超声波”等。

最后更新: 2025/10/9 13:41
Prev
新能源技术
Next
现代交通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