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小库识小库
首页
  • 政治理论
  • 政治制度
  • 政治思想
  • 宏观经济理论
  • 微观经济理论
  • 文学
  • 文化
  • 中国古代史
  • 中国近代史
  • 世界古代史
  • 世界近现代史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宪法
  • 行政法
  • 民法
  • 刑法
  • 公务员法
  • 公务员
  • 事业编
  • 更新日志
首页
  • 政治理论
  • 政治制度
  • 政治思想
  • 宏观经济理论
  • 微观经济理论
  • 文学
  • 文化
  • 中国古代史
  • 中国近代史
  • 世界古代史
  • 世界近现代史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宪法
  • 行政法
  • 民法
  • 刑法
  • 公务员法
  • 公务员
  • 事业编
  • 更新日志
  • 概述
  • 化学常识
  • 新能源技术
  • 物理常识
  • 现代交通技术
  • 生物常识
  • 空间科学技术

新能源技术

一、能源及其分类

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、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服务的各种自然资源。
根据不同标准,能源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:


(1)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

分类定义举例
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且保持原有形态的能源,不经人为加工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太阳能、水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等。
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人工加工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式能源。电能、汽油、柴油、酒精、煤气、氢气、热水、焦炭等。

提示

一次能源是能源的原始形态,二次能源是经过转化后的形式。
例如:煤炭 → 发电厂 → 电能(即由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)。


(2)按是否可再生分类

分类定义举例
可再生能源能不断获得并补充供使用的能源。风能、水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。
不可再生能源经过漫长地质年代才能形成,短期内无法再生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

注意

  •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,是未来能源战略重点。
  • 不可再生能源如煤、石油,属于有限资源。

(3)按利用情况分类

分类定义举例
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、技术成熟的能源。煤、石油、天然气、水能等。
新能源新近利用或有开发潜力的能源。太阳能、海洋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。

提示

新能源大多为清洁能源,且多为自然和可再生能源。
核能虽非可再生能源,但因其能量巨大、无碳排放,也被视为未来的重要能源。


(4)能源分类总表

类别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
一次能源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核能
二次能源电能、氢能(通过电解或化学方式获得)汽油、柴油、焦炭、液化气等

二、新能源种类与应用

新能源指目前正在研究或尚处开发阶段、以可再生、清洁为主的能源形式。
主要包括: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核能、海洋能、氢能。


1. 太阳能

  • 来源:太阳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。
  • 主要利用方式:
    • 光热转换(太阳能热水器、太阳灶)
    • 光电转换(太阳能电池发电)
    • 光化学转换(利用太阳能进行化学反应制取燃料)

提示

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,又是可再生能源,是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。


2. 风能

  • 来源: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。
  • 主要利用方式:
    • 风力抽水、风力航行、风力发电(最主要形式)。
  • 风能利用形式主要为风力发电,具有清洁、安全、取之不尽等优点。

注意

风能的利用受地理位置与风速稳定性限制。
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、西北、东南沿海地区。


3. 生物质能

  • 来源: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等生物体或其排泄物中所储存的化学能。

  • 形式包括:

    • 直接燃烧(木柴、秸秆)
    • 热化学转化(生物燃气、生物柴油)
    • 生化转化(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、酒精等)
  • 生物质能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,广泛用于:

    • 农业废弃物利用
    • 城市垃圾发电
    • 工业副产物能源化

提示

生物质能是碳中和能源,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量。
是实现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。


4. 地热能

  • 来源: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量。
  • 主要分布:火山、地震带、温泉区。
  • 利用方式:
    • 地热发电
    • 供暖、温泉洗浴、农业加温等。

提示

地热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,能量稳定、受气候影响小。
我国地热资源丰富,西藏、云南、台湾等地尤为集中。


5. 核能

核能是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的能量,能量密度极高。

  • 核裂变能:主要用于核电站、原子弹。
  • 核聚变能:清洁、安全,无放射污染,是理想能源(如氢弹原理)。
    当前聚变技术仍处实验阶段。

提示

核能利用是全球三大基础能源之一,与煤、石油并列。

注意

  • 核裂变可控时用于核电站;
  • 失控时造成核爆或泄漏,如切尔诺贝利、福岛事故。
  • 核聚变能量巨大但尚未商业化。

注意

核能虽高效,但存在核泄漏、放射性污染、废料处理难等安全隐患。
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与国际监管。


6. 海洋能

海洋能包括海洋中的多种可利用能量形式:

类型特点应用
温差能能量稳定、密度最高,但技术要求高。适合热带海域利用。
潮汐能由月球、太阳引力造成的潮汐涨落能量。潮汐发电站(如法国朗斯潮汐电站)。
波浪能海浪运动产生能量。发电、港口照明。
海流能海水流动的动能。潜力巨大,开发利用率低。

注意

  • 海洋能储量巨大但开发成本高、技术复杂。
  • 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,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。

7. 氢能

  • 通过氢与氧反应产生能量,产物是水。
  • 优点:热值高、无污染、储量丰富。
  • 应用:航天推进、燃料电池、氢动力汽车。

提示

氢能被誉为“终极清洁能源”,可实现零碳排放。
未来有望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战略能源。


三、传统化石能源知识拓展(易考补充)

三大化石燃料:煤、石油、天然气(均属不可再生能源)。

能源别称与特点主要污染物
煤“工业的粮食”,含碳量高,燃烧易产生酸雨。SO₂、NO₂、CO、烟尘等。
石油“工业的血液”,用途广泛,是主要能源和化工原料。CO、未燃碳氢化合物、铅烟尘等。
天然气“清洁气体燃料”,主要成分为甲烷。含硫杂质少,燃烧产物主要为CO₂和H₂O。

注意

煤和石油燃烧会产生温室气体与酸性氧化物,
造成酸雨、雾霾、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。


四、公考常见考点总结

考点内容要点
一次能源 vs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:直接获取;二次能源:人工加工。
可再生能源风能、水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。
新能源代表太阳能、氢能、核能、地热能、海洋能、生物质能。
核能分类核裂变(可控发电/不可控爆炸)、核聚变(理想清洁能源)。
最清洁能源氢能。
开发利用难度大海洋能。
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清洁化、多元化、可再生化。

提示

  • “新能源 ≠ 可再生能源”,核能是新能源但不可再生。
  • “氢能是终极能源”,未来战略重点。
  • 牢记化石燃料三类及污染物组合:
    • 煤 → SO₂、NO₂
    • 石油 → CO、碳氢化合物
    • 天然气 → 甲烷(CH₄)

五、核心记忆口诀

  • 能源分三类:一次、二次、可再生;
  • 新能源六兄弟:太阳、风、地、海、生、氢;
  • 核能最强大,氢能最清洁;
  • 煤石油气为“工业三老”,污染多、难再生;
  • 未来能源方向:“清洁、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续”。

最后更新: 2025/10/9 13:15
Prev
化学常识
Next
物理常识